2015年,動力電池在電動汽車市場爆發的帶動下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期,鋰電池材料隨之進入轉型升級的調整階段,自動化程度更高的一體化鋰電設備也成為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競逐的焦點。
盡管電動汽車市場的爆發讓中國的鋰電池材料企業看到了機遇,但是中國大部分鋰電池材料企業仍未擺脫低端化的“標簽”。
隔膜領域,很多高端應用終端的電芯依然使用進口隔膜,鋁塑膜的國產化更是剛剛開始啟動,其他部分核心材料也依然依賴進口。
“中國的鋰電池材料企業要真正起來,必須走上高端市場。”在G20-鋰電峰會上,CATL董事長李平曾表示,跟韓國的三星、LG比,中國的高端鋰電池市場依然有很大的替代空間,但是很少有企業能夠匹配這種高端的需求。
高工產研鋰電產業研究所(GGII)認為,高端材料是原材料、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等共同作用后的產物,所以能長久地實現穩定的高端材料供應的企業,必須具備先進的研發實力、良好的原材料渠道(甚至自己生產核心原材料),并配以最合適的制造設備及精益求精的團隊。
而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啟動加快和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的暴增,自動化程度更高的鋰電池制造設備成為國內電芯廠關注的焦點。全面向一體全自動化生產線升級也成為擺在國產鋰電池設備企業面前的嚴峻課題。而動力電池對一體全自動化生產線的需求,則成為國產鋰電設備企業追趕日韓的重大機遇。
中航鋰電總經理王崇嶺認為,隨著動力電池產能的不斷提升,一體化全自動生產線開始成為現階段電芯廠轉型升級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務院關于《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的提出,中國鋰電設備也開始逐步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工業4.0升級,鋰電設備行業掀起一股創新升級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