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在50年前提出了"摩爾定律",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
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時隔50年,這一定律同樣也可以套用在光伏行業。目前,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正按指數方式下降。
影響太陽能發電成本的因素
太陽能組件算是太陽能發電項目的“裝機必備”,但其成本卻不到整個太陽能發電系統總成本的一半,還有很大一部分“軟成本”,比如:逆變器、太陽能板安裝費用、組合太陽能電池用的玻璃和鋁合金框架、輸配電成本等。因此,太陽能組件的成本能否下降對于未來太陽能發電成本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安裝費用也影響到太陽能發電的電價高低。
如果累計裝機容量翻一倍,那么電價就會按照一個可預見的規律下降。在太陽能組件方面,成本是以20%的速率下降。而就太陽能發電系統整體的發電成本而言,則是以16%的速度下降(通過組件成本降低、軟成本降低、運營和維修成本降低、規模擴大等因素來實現)。這個16%的速率意味著每當太陽能發電裝機裝機容量翻一倍,就可以使新增裝機的電價減少16%,而且這個降價速率未來還會更快。
在美國,太陽能電力購買協議里規定的電價在過去7-8年時間從200美元/MW(20美分/度)下降到現在的40美元/MW(4美分/度)。
未來太陽能發電的價格
我們最關心的是未來太陽能發電的價格到底是怎樣?這要根據規模來說,如果現在太陽能發電可以借著現在的“東風”,得到大力發展,那么即使以后沒有了任何補貼,價格還是具有競爭力的。
上圖是沒有計算任何補貼的太陽能發電價格,金色線是代表太陽光照極其優質的地區(美國西南部、中東地區、澳大利亞、印度部分地區、拉丁美洲部分地區),綠色線則代表太陽光照相對良好的區域(美國大部分地區、中國大部分地區、印度大部分地區、南歐地區、中歐地區和大部分拉美地區)。
這個圖表向我們展示了,如果太陽能發電可以按照現有的發展速率擴張,截止到2020年前后全球裝機量達到600GW,那時沒有任何補貼的太陽能發電價格在金色線代表地區將是4.5美分/度,在綠色線代表地區將是6.5美分/度。
此后到2028年前后,全球的裝機量將達到3200GW,相當于全球電力需求的16%,無任何補貼的太陽能發電價格在金色線代表地區將是3美分/度,在綠色線代表地區將是4.5美分/度。
按照這樣的形勢發展,到2035年,太陽能發電的電價將比新型煤電或者天然氣發電的電價的一半還要低,這還沒有包括煤電和天然氣發電防止空氣污染的成本以及碳排放費用等。
這個預計結果大家可能有點難以置信,不過無獨有偶,美國能源署曾經預測過,到本世紀中葉,美國太陽能發電的價格將達到4美分/度。而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則預計,到2050年,歐洲光照好的地區太陽能發電價格將達到2歐分/度。
小編認為,幾乎全球都一致公認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會持續下降??萍际堑谝簧a力,太陽能組件成本的降低就是一項專門的技術攻關??茖W技術在不斷發展,太陽能組件的成本就會越來越低,再加上太陽能發電的規模越來越大,太陽能發電的其他成本也會越來越低。因此,太陽能發電的電價會越來越低,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也是其他能源發電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