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辦的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論壇在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正式舉行。
論壇上,來自政府相關部門和汽車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以及汽車行業專家針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會代表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真正進入北京市場僅有1年多的時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使用還缺少深入了解,市場仍處于導入階段。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從2014年開始,出現驚人的增長速度。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2015年1-6月份新能源汽車生產76000車輛,銷售72700輛,增長2.5-2.7倍。其中純電動的汽車產銷分別是4.9萬輛和4.6萬輛,分別增長3倍和2.9倍。插電式混合電動車2.7萬輛和2.6萬輛,分別增長了2倍和1.9倍。進入2015年,隨著各大車企推出新能源汽車車型的不斷增加以及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呈現爆炸式增長。雖然純電動汽車占乘用車的總量還非常小,但從歷史來看已經處于峰值,而且呈現出加速上升的趨勢。
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認為,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全球化大趨勢,包括續航里程、汽車輕量化、能效提升以及車聯網智能化的發展速度將會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盡管前景一片光明,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面對。首先,隨著產業逐步的發展,配套環節也需同步進行提升,現有的標準體系需要重新審視。其次,相關政策需要進一步細化和拓展,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部分政策也需適當退出。再有,各車企充電樁之間的互動合作需要進一步加強,資源共享才能實現1+1>2的效果,互相拓展資源共同做大新能源充電平臺。從運營環節上來看,特別是租賃的營銷方式社會資源共享化程度不夠,一個租賃點或充電樁只能為一家或幾家汽車品牌新能源車服務,如何在確保大家利益的前提下實現資源互動值得考慮。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賈新光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新能源汽車要從全產業鏈上來考慮。補貼政策實際上不是一個長遠的辦法,要把精力放在產品需求和充電服務上,把直接補貼轉變為變相補貼。在制造環節要鼓勵新材料、新工藝、新生產方式的使用。營銷方式要大力發展電商,電動車的電商應與傳統汽車區別開來,銷售方式應該更接近家電銷售,在這方面還要有新的突破。另外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充電問題,依托傳統的固定車位建充電樁的模式顯然不適合北京,應該用新的思路解決充電問題,例如把新能源汽車充電做成了一個產業,無論是光伏充電還是無線充電都是不錯的選擇,極有可能成為未來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雖然新能源車市場蓬勃發展,但值得警惕的是,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遇到了越來越多棘手的難題。除了電池等核心零部件難以突破等老問題外,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過熱、行業標準不完善等一系列新的弊病,已經開始困擾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論壇應運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論壇上,北京商報北商研究院發布了《北京新能源車發展趨勢報告》,這是北商研究院汽車產業研究所發布的首份基于北京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報告,彌補了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領域研究資訊的不足。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北商研究院汽車產業研究所的出現也為行業提供了系統的資訊服務,為北京的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同時將北京經驗系統整理后可以為其他省市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