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出臺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給予補貼。按計劃,將有1000輛新能源客車得到每輛16萬元的補貼,2000輛其他新能源汽車將按照國家補貼標準1∶1給予補貼。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眾多地方政府力推補貼“紅包”,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實現高速增長。
地方政策積極推動
1月23日,重慶市發布消息稱,當地將拿出2.67億元用于補貼3000輛新能源汽車。其中,給予前1000輛新能源客車補貼16萬元/輛,其余2000輛小型乘用車、物流車等按照國家補貼1:1給予補貼,最高可補5.4萬元。除此以外,重慶市還計劃建設綜合充電站5座、快速充電站(樁)11座、慢充充電樁275個等充換電基礎設施。
與幾年前徘徊在艱難起步階段相比,2014年新能源汽車迅速升溫,主要得益于公車采購、免購置稅、免費車牌等十余項對新能源汽車業大力推進的政策疊加。不過,伴隨市場化推進,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淡化和退出同樣成為大勢所趨。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進行的公開征求意見公示期即將結束,征求意見中提出,2017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10%,2019年補助標準在2017年基礎上再下降10%。
盡管補貼標準持續縮水將成為趨勢,但新能源汽車仍然有望借助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實現需求端的迅速擴張。根據合肥市2014年12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購買純電續駛里程大于150公里的電動乘用車,按照國家補助標準1:1比例給予地方配套補助,地方配套資金含省、市兩級資金,國家和地方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60%,其他類型按照20%給予地方配套補助。2014年11月,廣州市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管理暫行辦法》,地方財政對車輛購置予以補貼,原則上按照與中央2013年補貼標準1∶1的比例確定最高補貼上限。
配套設施建設提速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國內共生產各類新能源汽車11.9萬輛,其中2014年產量占比超過七成,并且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私人購買電動汽車的比重明顯加大。
從2014年2月第二批新能源試點城市名單公布,到7月份明確新能源汽車在公車采購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再到對電動汽車充電電價優惠政策,以及9月起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實施和11月中央財政擬安排資金獎勵充電設施建設,2014年,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以及正在陸續擴大的汽車限購城市范圍,都在從各個層面助推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不過,截至目前,新能源車銷量仍與原定的2015年實現產銷50萬輛的推廣計劃差距甚遠。國家電動車百人會成員王秉剛指出,“可供市場選擇的產品種類和數量不足,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滿足需要的矛盾突出。”
為此,各地正在加緊建設充電基礎設施。1月15日,我國首條高速公路充電系統在京滬高速全線貫通,今后京滬沿線的電動汽車用戶可以自由往來于各個城市之間。據了解,該系統依托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雙向一共建了五十座充電站,平均50公里左右就有一座,每個站配有四個智能刷卡充電樁。除了京滬高速,今年國家電網還將相繼開通京港澳、青島至石家莊、沈海、滬蓉等多條高速公路充電系統,形成續行里程達9600公里的高速公路充電網絡,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區域內全部重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