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工業4.0”在中國相對還是新生事物,但能源互聯網正在國內慢慢顯現。而當“互聯網+”這把火開始向光伏行業蔓延,并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關注,讓“互聯網+光伏”已不再是紙上談兵,一個新的入口似乎正被打開。
“互聯網+光伏”前景廣闊
日前,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將2015年全國新增光伏電站規模設定為17.8GW。
17.8GW的規模不僅高于2014年備案計劃的14GW和征求意見稿的15GW,而且與2014年實際新增光伏并網量(10.6GW)相比,其增幅接近七成。業內專家表示,如果將此換算成投資金額,總投資將超1400億。根據公開信息,國內光伏公司在幾年前布局建設的光伏電站,從2014年開始逐漸正式并網發電,而2015年并網發電機組的數量將會進一步提升。隨著并網發電的光伏電站規模越來越大,后期運營和維護業務將成為未來電站板塊中增長最快的業務。
但是,目前大規模光伏電站存在設備數量多、故障率高、可靠性低、電能損耗大、電站系統效率低等問題。隨著百兆瓦級大規模光伏電站建設項目推進,相關的設備維護工作也將變得更加困難。
而運用了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智能光伏電站,將很好地改善這一現狀。想象一下,組串式逆變器、無人機和多媒體運維系統相互連接,利用互聯網的無線寬帶集群,以最高效的方式處理電站發電情況。這樣的智能光伏,不僅可以向運維人員提供實時的電站發電數據和數據之外的其他電站工作情況,還可以幫助減輕光伏電站對電網的影響,尤其在光照條件不好的情況下,讓電站更為穩定,而且便于運營方檢查設備。
行業大佬加速布局
一直致力于分布式電站開發的航禹太陽能董事歐文凱曾表示,目前有許多光伏公司正在不同程度上擁抱互聯網,試圖將互聯網思維和光伏產業進行結合。據電池中國網(微信號:cbea_battery)小編了解,國內已經有部分公司開始布局“互聯網+光伏”行業,并已經初具成效。
4月1日,國內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宣布與“阿里云”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基于全新發布的“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平臺,共同推動新能源向“互聯網+”的產業革新。這次合作被行業認為是光伏互聯網合作邁出的堅實一步。今后,將會有數十萬太陽能電站接入阿里云,變身“互聯網+光伏”發電站。
日前,華為集團在黃河上游水電的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中,將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光伏發電技術相融合,通過“智能化”提升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和運營管理效率。同時,華為還通過無線寬帶集群和多媒體運維系統,實現專家和現場運維人員協同工作,用實時的視頻和語音通訊,讓遠程專家提供“一站式”專業、安全、準確的技術支持。數據實時采集、云存儲、大數據挖掘及在線專家分析系統,可使電站可自動體檢,給出最優清洗、部件更換和維護等建議。
而光伏行業龍頭協鑫集團目前已經在布局光伏、天然氣熱電冷聯產、風能、低位熱能、LED、儲能系統“六位一體”能源微網、清潔能源電商交易平臺、能源智能建筑、區域能源互聯中心、“能源+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在從多晶硅到光伏電站全產業鏈生態圈的構建中,互聯網將成為協鑫集團整合金融、產業、市場及服務等各種資源的重要工具。
此外,數月前,作為能源互聯網技術服務提供商的遠景能源,也推出了以太陽神名字“阿波羅”命名的第三方光伏電站管理云平臺。
行業大佬的諸多新動向表明,擁有互聯網和大數據支撐,似乎已經成為了光伏電站的標配。而光伏產業,也正在與互聯網加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