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液態多硫流動電池實現“再生”
鋰—液態多硫流動電池理論上適合用于電網大規模儲能,然而這種電池在循環過程中容量容易降低,無法真正獲得應用。歷時多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崔屹教授課題組日前找到恢復電容的“再生”之術,有望解決電網大規模儲能難題。
課題組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論文稱,以金屬鋰作為負極,以液態的多硫作為正極的鋰—液態多硫流動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儲能成本低以及可流動性等優點,然而在充放電過程中,其中的液態多硫轉化成固態多硫析出,形成“死的多硫碎片”,導致電池循環過程中容量降低,無法真正應用于電網大規模儲能。而該研究能讓多硫碎片“起死回生”。
研究人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所謂“再生”,是讓加入的硫粉與“死硫碎片”在加熱攪拌的情況下發生化學反應,將固態的低階多硫轉化為液態的高階多硫,從而恢復電池損失的容量。在實際的鋰—液態多硫的流動系統中,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再生”,可以使整個系統持續穩定運行,并且使其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課題組搭建了一個鋰—液態多硫流動電池的儲能系統,進行循環測試。在單體電池中使用的硫負載含量高達克級別,這比一般測試電池硫負載量高出很多,并且可以穩定地運行。
憑借其能量密度高、儲能成本低和安全特性,鋰—液態多硫儲能電池系統在未來電網級別的規模儲能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而且有望將儲能成本降低至100美元/千瓦時以下。
相關閱讀: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