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中國網 11月30日 上海訊】據機構測算,預計到2030年和2035年,全球新能源電池需求量將分別超過6000GWh和9000GWh。從更長遠的時間維度來看,特斯拉預計未來全球最終將需要240TWh的新能源電池儲存容量。
技術革新讓新能源電池在更多應用場景有了用武之地,也創造出了規模遠超萬億的新藍海。抓緊機遇,投身新的萬億藍海,產業鏈企業已經箭在弦上。同時,綠色低碳是鋰電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正成為鋰電產業鏈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11月28日-30日,由武漢逸飛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總冠名的第八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23)在上海召開。本屆峰會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電池中國網聯合主辦,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東陽光、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圖為廣州凌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梅驁主持力神電池冠名的“聚焦新能源電池萬億新藍?!睂鲋黝}論壇
圖為蜂巢能源工藝裝備中心總經理/章魚博士總經理尹東星主持蜂巢能源冠名的“鋰電產業鏈低碳之路”專場主題論壇
30日上午,舉行了力神電池冠名的“聚焦新能源電池萬億新藍?!睂鲋黝}論壇,由廣州凌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梅驁主持。30日下午,舉行了蜂巢能源冠名的“鋰電產業鏈低碳之路”專場主題論壇,由蜂巢能源工藝裝備中心總經理/章魚博士總經理尹東星主持。
圖為CBIS2023大會主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肖成偉致辭
CBIS2023大會主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肖成偉在致辭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仍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這塊本身的藍海仍然很長。同時,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在全球處于領跑的地位,如何在下一代電池技術、應用、制造、核心材料和裝備的研發上始終處于領先地位,這需要產業鏈企業繼續重視研發和技術創新。此外,肖成偉也建議國內電池產業鏈企業積極關注、研判全球主要市場的政策法規。
圖為欣旺達系統集成部部長翟冬演講
欣旺達系統集成部部長翟冬表示,隨著新能源車銷量、保有量及車輛使用年限的增加,新能源汽車非安全事件發生的比率及復雜程度也會逐漸增加。欣旺達通過多維數據互補融合,構建基于“車載端實時計算+線下精準檢測+云端大數據分析”的三位一體動力電池性能與安全綜合評價體系;通過融合機理模型+數據挖掘+信號分析方法,構建多時間尺度電池性能與安全綜合評估體系。
圖為杭州五星鋁業有限公司質量技術總監王昭浪演講
杭州五星鋁業有限公司質量技術總監王昭浪表示,近年來他們公司積極布局國際化發展戰略,海外生產基地分別位于意大利都靈、意大利羅馬和德國,總生產能力達到15萬噸/年鋁板帶箔,通過歐洲本土化鋰電鋁箔供應,緊密和歐洲知名電池廠和汽車制造商合作。據其介紹,五星鋁業是國內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進行全球化鋰電池鋁箔布局的公司,同時也是國內產業鏈最齊全的生產商之一,還是第一家量產8μm數碼鋁箔和10μm動力電池鋁箔的企業。
圖為武漢億緯儲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蒙玉寶演講
武漢億緯儲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蒙玉寶表示,隨著大型儲能的出現,傳統方案目前主流的電芯還是300Ah,單個電站向GWh轉變的過程中整個電池的量級也會增加。一個集裝箱可能有300Ah的電池,由4000-5000顆電芯組成,未來的數量變多,隨著量級的變化給系統帶來集成的難度、管理的難度,以及對成本的要求也會越來越苛刻。
圖為派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偉東演講
派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偉東表示,伴隨動力電池制造的不斷升級,干法攪拌工藝普遍推行,意味著對混合設備的技術和工藝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產品性能與核心技術,解決行業痛點,降低能耗,配合大產能時代,鋰電池勻漿系統向中高端智能制造邁進,成為前端混合設備企業服務客戶的關鍵。
圖為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神火鋁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楊艮勝演講
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神火鋁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楊艮勝表示,電池鋁箔未來會越來越薄,動力電池目前大部分用的是12μm、13μm、15μm,未來的趨勢肯定是10μm甚至更薄。神火新材雙面光鋁箔能穩定生產9μm,10μm的產品,12μm、13μm是神火新材料最常規的產品,現在正在試生產8μm產品,爭取12月份量產。
圖為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機硅應用研究室主任高新來博士演講
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機硅應用研究室主任高新來博士表示,膠在電池領域的應用場景很多,目前從電芯裝配到成組過程中,動力電池裝車通常尋求與底盤形成比較好的剛度和粘接。為此,當前輕量化的一種方式是,把所有電芯用結構膠集中粘在底盤上,形成用膠結代替結構件的方式。
圖為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明演講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明表示,隨著鋰電原材料價格的激烈波動、結構性產能過剩、全球政策去風險化等現象,會導致行業步入深度洗牌階段,對于企業而言,產品品質、制造能力和成本管控將成為未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未來2年產業鏈將進入變革的深水區,鋰電出海將成為行業的主旋律,但是也應避免盲目擴產。
圖為越南Vingroup JSC公司董事長助理Nguyen Duc THANH(阮德坦)演講
越南Vingroup JSC公司董事長助理Nguyen Duc THANH(阮德坦)表示,Vingroup最大的公司在越南,能夠提供非常多的服務。電動汽車產業在越南處于發展早期,6年前Vingroup JSC公司開始進入行業,現在電動汽車有6種車型。Vingroup JSC公司有很多家工廠,目前越南有4家,并陸續在美國、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建廠。
圖為CBIS2023大會主席/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濟大學教授魏學哲致辭
CBIS2023大會主席/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專家委員會會副主任委員、同濟大學教授魏學哲在致辭中表示,低碳化為整個電池行業提出了新的目標,過去我們的目標是高能量密度、快充速度或者高的低溫特性。當低碳的目標提出,或者把低碳作為一個強制的約束加在行業上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新的考慮問題維度。在過去維度下我們所竭力優化的東西,在這個場景下可能會反回來。
圖為江西遠東電池有限公司王左誠博士演講
江西遠東電池有限公司王左誠博士表示,大圓柱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散熱性能好、成組效率高等性能優勢,且安全、制造成本優勢明顯,將在動力、儲能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潛力。王左誠指出,現階段大圓柱電池仍需突破工藝、結構和體系等層面的難點,遠東電池在大圓柱電池領域已經進行了深度研發布局和創新,并針對動力用高鎳三元、儲能用鐵鋰和小動力市場的鈉電體系進行了產品布局。
圖為深圳普瑞賽斯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馬利超演講
在深圳普瑞賽斯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馬利超看來,目前中國的電池相關產業鏈是最完善,也是最前沿的,中國版的電池護照的標準制定和開發勢在必行,有助于提升中國電池產業透明度、行業國際競爭力、數據主權,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普瑞賽斯可以提供歐盟電池護照標準的深度解讀服務、電池護照開發全方位的咨詢服務,以及電池護照的IT解決方案。也邀請行業伙伴一起制定中國版的電池護照標準,開發符合中國國情且能夠實現國際互認的電池護照。
圖為遠景智能零碳首席科學家邱林演講
遠景智能零碳首席科學家邱林表示,一款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端產生的碳排放要比傳統燃油車多50%左右,做好動力電池鏈條端生產制造的碳(減)排至關重要。他指出,當前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在歐盟碳足跡法規倒逼下,正在加快降碳、脫碳步伐,在應對歐盟碳足跡方面,首先要大規模提高動力電池產業綠電使用比例,其次要打造一套和歐盟互認的零碳標準體系,再者,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動力電池產業鏈,都要做好自身的碳管理,形成詳細的碳足跡數據和核算要求。
圖為武漢睿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朱文演講
武漢睿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朱文表示,固態電池優勢明顯,成為未來鋰離子電池發展的技術方向,固體電解質及其衍生的導體涂層隔膜材料是發展固態電池的關鍵原材料。陶瓷固體電解質修飾高能密度正/負極,使之具有雙導通特性,是獲得優良電化學性能的重要手段。他指出,功能性原材料包括高導熱和自愈合等,是制造高比能全固態電池的重要保障。原位聚合和粉體一體化成形是實施高比能全固態電池產業化最可行的方式。
圖為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電池技術及產業研究經理涂少旭演講
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電池技術及產業研究經理涂少旭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變革,終端制造的環節價值度有所降低。而前端的研發比如電池、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后端的自動駕駛的運營,以及整個智能座艙系統的運營,會給用戶帶來更多價值。整體來說,技術創新以及后端的運營會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
圖為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國際業務板塊副總裁張銘杰演講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國際業務板塊副總裁張銘杰表示,國軒高科在國際化進程中,電池走向海外制造,實際上最大的挑戰是一片沙漠,配套的體系還沒走出去,都是要從中國出口,這樣一來,成本和碳排放不能有效控制。因此,他呼吁整個產業鏈的朋友們都能夠一起往外走,希望大家抱團“出?!保烟寂欧帕拷迪聛?,以進一步提高中國電池的競爭力。
圖為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工程師陳宜平演講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工程師陳宜平表示,星源材質現有鋰電池基膜產能44億㎡,根據規劃到2027年產能將達到160億㎡;其中干法隔膜50億㎡,濕法隔膜110億㎡,對應可供應超過1000GWh的鋰電池需求。星源材質依靠中國、歐洲、東盟、美國等基地向全球提供優質低碳隔膜,與客戶共同成長。
圖為上海蔚來汽車電池系統高級經理、資深專家孟憲慧演講
上海蔚來汽車電池系統高級經理、資深專家孟憲慧表示,現在智能汽車通過軟件、硬件的結合,能使我們的產品給用戶帶來很好的體驗。蔚來作為整個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之一,目前在全球專利布局有7500多項,而且達到了整個技術的全棧布局,在換電領域已完成三代技術更新和落地。蔚來汽車希望聯動汽車企業,一起推動換電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和落地,從電池全生命周期降低碳排、成本。一起為大家提供多樣的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安全能量補給體系,和行業共同創造愉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