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在黃土地的大江大河里學會了游泳,未來我們要更有勇氣在蔚藍的大海里面搏擊風浪?!痹谌涨芭e行的第八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23)上,蜂巢能源執行副總裁王志坤如是說道。
在產能過剩,價格、利潤、訂單急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已經極度內卷,“出?!背蔀榫邆鋵嵙Φ钠髽I化解過剩產能的重要路徑。
與此同時,經歷過漫長的產品驗證周期后,海外主流車企、儲能集成商開始陸續與中國電池企業簽下巨額長協訂單,產業鏈本土化成為當務之急。
圖為蜂巢能源執行副總裁王志坤作主旨報告
在王志坤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市場經歷了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的高速增長,2023年產業鏈較為“煎熬”,動力電池產業經過一段時間高速增長后必然會有一個調整,這符合產業(發展)規律。但新能源電池產業作為未來發展方向,在全球市場將會持續保持中長期增長,“現階段的調整,是為了迎接下一步更加波瀾壯闊的增長周期。”
行業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新車滲透率預計僅為16%左右,到2030年將增至33%。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從整體來看,2023年動力、儲能電池已出現產能過剩,但增程式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卻面臨較大的電池交付壓力,市場需求旺盛。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PHEV(含增程式和插電式混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速高達80.2%,遠高于純電動車型的18.8%;10月,蜂巢能源憑借配套多款熱門PHEV車型,動力電池出貨裝機大增,以1.39GWh的裝機量,在中國市場排名升至第6位。
王志坤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球政治經濟的利空因素會逐步出清,同時伴隨著電池產業鏈庫存逐漸下降,預計到2024年二季度動力電池產業會有向好的回升趨勢。
歐洲、北美將是值得期待的增量市場。
從全球來看,國際化的主機廠在供應鏈選擇上主要有兩種策略:一種是供應商多元化;一種是技術路線多元化。
反之,對于電池企業而言,如果要進軍國際市場,客戶多元化、技術路徑的布局就尤為關鍵,可以避免較大波動和不確定性。
“蜂巢能源的出海是以訂單為前提的,在歐洲我們拿到了Stellantis集團、寶馬的大訂單,在泰國有長城汽車、合眾新能源等優質客戶的訂單支撐?!闭劶俺龊?,王志坤指出,除了客戶,在技術路線上,蜂巢能源確定了全域短刀化的產品路線。
據王志坤介紹,采用創新結構設計的短刀電池,可以適配多種材料路線;采用疊片結構設計的短刀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環壽命、兼容性、成本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目前蜂巢能源確立了從300mm-600mm不等的短刀電池。其中L600短刀電芯主要應用于純電動車型,可覆蓋400km-700km主流車型;L400覆蓋從100km-150km主流PHEV車型;L500電芯覆蓋電力、工商業、商用車全領域。
經過幾年的探索,中國企業出海,尤其是產業鏈本地化建設并不如預期。在王志坤看來,除了產品和技術走出去,新能源海外產業鏈本地化盡管已經成為趨勢,但在全球化過程中遇到了三大差異:
首先是文化差異:中國含蓄,歐洲直接,中國節奏快變化多,歐洲慢而穩;
其次是環境差異:中國政企合力謀發展,歐洲審批認可復雜(土地、環境、工會);
第三是方式差異:中國靈活并行(設計,廠建、總包),歐洲標準化(要逐序通過)。
對此,王志坤建議,中國企業出海首先要合法合規,第二是尊重彼此文化習俗,第三是供應鏈高頻次溝通,以及做好迎接未知的挑戰。
王志坤認為,中國電池產業鏈企業出海,要跨越三條鴻溝:建成標桿工廠、本地化產品得到客戶的成功驗證、本地化工廠實現盈利。
蜂巢能源屬于國內較早一批在海外建廠的動力電池企業,公司目前在歐洲的德國已經布局了兩座動力電池工廠,同時在東南亞的泰國建設了動力電池基地。蜂巢能源還在德國法蘭克福、印度班加羅爾和韓國首爾設立了研發中心。王志坤透露,蜂巢能源也在密切關注美國市場,并嘗試進入中東市場,不斷完善全球化布局和服務能力。
中國企業要成為世界級供應商,要有全球化思維,要致力打造產品競爭力、創新引領力、供應鏈整合力、市場影響力、規則標準影響力等系統的國際化競爭力。王志坤呼吁,產業鏈企業應堅持產品是根本,質量是生命,合規是底線,堅持長期主義,用持續領先的國際技術建立中國提出的世界標準,合勢蓄能,挑戰出海。